張老展示馬英九的題字
  □東快見習記者林帆/文記者林良劃/圖
  在全國隆重紀念抗戰爆發77周年之際,一位福州籍抗戰將領卻無人問津。
  張敬,一位從福州道山路天皇嶺張宅走出去的年輕人,在“七七事變”爆發之際立即北上抗日,並於1940年5月15日作為第33集團軍少將高級參謀,隨張自忠將軍至湖北宜城南瓜店附近遭日軍伏擊。危難中,他帶領僅有的十餘名手槍隊隊員沖向敵陣,擊斃敵寇36名,身負重傷後又被敵人的刺刀插入胸膛,壯烈殉國。
  東南快報記者查閱資料得知,1986年6月,張敬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和中央民政部門先後追認為“抗日革命烈士”,遺照進入文林山公墓抗日烈士館。
  但這兩天,東南快報記者在張敬居住過十幾年的道山路天皇嶺尋找,卻發現幾十年過去了,這裡毫無這位抗日將士的痕跡;在福州文林山革命公墓,頗費周折也只找出一張照片。而經東南快報記者瞭解,其遠在湖北鐘祥市的烈士墓已破敗不堪,今年也只有當地學生去掃過墓。
  記者探訪張敬烈士居住地難覓蹤跡
  東南快報記者連日來走訪了張敬烈士的居住地烏山天皇嶺,但現在的天皇嶺已經成為烏山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滿是盛開的鮮花與幽靜的棧道。東南快報記者手持老照片不斷比對,也沒能找到張家舊居。隨後記者又向周邊的工作人員及游客進行詢問,但大家都表示沒有聽說過張敬烈士的事跡。
  在張敬烈士的老家、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南通鎮澤苗村,東南快報記者與張氏宗祠前任理事長張老先生做了交流。張老回憶道,張敬烈士是土生土長的澤苗村人,後隨父母遷往福州市天皇嶺居住。村裡很早就想在張氏宗祠邊為張敬烈士建一個紀念館,但苦於經費有限,一直到今日也沒有完成這個工作。張敬烈士的父親之前好像是在福州從事教育工作,但由於年代久遠,已經無法確定。
  張老先生向東南快報記者展示了其珍藏的由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為紀念張敬烈士所題的字。張老先生不斷對東南快報記者表示,有朝一日等張敬烈士的紀念館建起來了,一定將這些題字都懸掛起來,以供瞻仰。
  據張老先生透露,自己曾在兩年前去拜訪定居在福州的、當時已91歲高齡的張敬的胞妹張淑楨,但這兩年已經沒有聯繫。張淑楨女士也在回憶錄里表示,在張敬烈士殉國之後,當時的國民政府立即確認其為烈士,並頒發撫恤金,而張敬烈士的母親陳香閨則由張淑楨女士贍養了20多年,直到1975年去世。
  多方尋找在文林山革命公墓只找到烈士遺照
  張敬烈士的胞妹張淑楨的回憶錄顯示,雖然張敬烈士被安葬在湖北鐘祥市郊,但1986年被追認為烈士,其遺照放進福州文林山革命公墓。前日,東南快報記者前往福州文林山革命公墓尋找張敬烈士的相關資料,但工作人員對東南快報記者表示被追認的烈士資料很難查詢,目前文林山革命公墓還在逐步完善烈士資料,無法查詢。
  昨日,東南快報記者再次來到文林山革命公墓尋找張敬烈士的蹤跡,經過幾個部門工作人員的數次電話確認,終於找到了存放於烈士館的張敬烈士遺照。據瞭解,在張敬烈士遺照進入文林山革命公墓烈士館時,張自忠烈士的女兒張廉雲從北京寄來輓聯,“鐵馬金戈誓輿先軍同報國,疾風勁吹留為後學式豐碑”,表達了自己對張敬烈士的哀思之情。
  張淑楨女士的回憶錄還顯示,她曾兩次到張敬烈士墓地所在地湖北省鐘祥市胡集鎮掃墓,第一次是與張敬烈士的外甥祝承甥同往,第二次是1991年襄樊市政協召開紀念張自忠將軍殉國51周年暨誕辰100周年時與張敬烈士的外甥女祝重光同往。
  但東南快報記者通過各方渠道瞭解到,目前在湖北的張敬烈士的墓園已雜草叢生,墳塋也已龜裂成數塊。東南快報記者通過查詢發現,今年4月份,當地一所的中學學生對烈士墓進行除雜草等活動,為烈士墓獻花圈,表達他們對先烈的緬懷。
  人物簡介
  福州籍抗日英雄張敬
  張敬,生於1908年,卒於1940年5月15日,福州閩侯南通澤苗村人,後隨父母遷往福州市天皇嶺居住。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張敬毅然決然放棄了與未婚妻的婚禮計劃,選擇北上抗日。
  1940年5月15日,作為第33集團軍高級參謀的張敬,隨張自忠率部隊行軍到湖北宜城南瓜店附近時遭遇日軍伏擊,危難中不顧張自忠的撤退命令,堅持與張自忠協同作戰,帶領僅有的十餘名手槍隊隊員沖向敵陣,擊斃敵寇36名,身負重傷後又被敵人刺刀插入胸膛,壯烈殉國。
  1986年6月,張敬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和中央民政部門先後追認為“抗日革命烈士”,遺照進入文林山公墓抗日烈士館。  (原標題:福州難尋抗日將領張敬蹤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33kicil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